名句 | 蚕鱼虽小,咬文嚼字,有甚才学 |
释义 | 蚕鱼虽小,咬文嚼字,有甚才学冯惟敏 《满庭芳 书虫》出自明代冯惟敏《满庭芳 书虫》:蚕鱼虽小,咬文嚼字,有甚才学。 注释参考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(yǎowén-jiáozì)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。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。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literarism;chop logic;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wording 成语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。咬文嚼字出处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哎,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”使用例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,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。有甚有什么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有甚心情取富贵?一日瘦如一日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四回:“师父,你是个精细的人,有甚不省得?” 郭沫若 《瓶》诗之二三:“偶尔有甚声丝,总疑是邮差又至。” 才学[talent and learning;person's scholarship] 才华和学识 饱有才学 详细解释(1).才能和学问。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帝尝问 弘 通博之士, 弘 乃荐 沛国 桓谭 才学洽闻,几能及 杨雄 、 刘向 父子。” 宋 严羽 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,遂以文字为诗,以才学为诗,以议论为诗。夫岂不工,终非古人之诗也。”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虹桥录上》:“﹝ 王鸣盛 ﹞幼时才学横軼,雄於属文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啊!多情的骑士,有才学的青年。” (2).指有才能和学问的人。《南史·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 子良 少有清尚,礼才好士,居不疑之地,倾意宾客,天下才学皆游集焉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