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莲漏三声烛半条,杏花微雨湿红绡。 |
释义 | 莲漏三声烛半条,杏花微雨湿红绡。纳兰性德 《浣溪沙·莲漏三声烛半条》出自清代·纳兰性德《浣溪沙·莲漏三声烛半条》莲漏三声烛半条,杏花微雨湿红绡。那将红豆记无聊。春色已看浓似酒,归期安得信如潮。离魂入夜倩谁招。注释参考莲漏即莲花漏。 唐 郑谷 《信美寺岑上人》诗:“我来能永日,莲漏滴阶前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浣溪沙》词:“莲漏三声烛半条,杏花微雨湿轻綃。”参见“ 莲花漏 ”。 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、笳、铎之声。 银雀山 汉 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十阵》:“三声既全,五彩必具,辨吾号声,知五旗。” 雨湿亦作“ 雨溼 ”。指阴雨天。 晋 王羲之 《杂帖四》:“月半,念足下,穷思深至,不可居忍。雨溼,体气各何如?” 唐 杜甫 《兵车行》:“新鬼烦寃旧鬼哭,天阴雨湿声啾啾。” 仇兆鳌 注:“ 后汉 陈宠 为太守, 洛阳城 每阴雨常有哭声。”一本作“ 雨溼 ”。 红绡红绡 (hóngxiāo) 红色薄绸 red and thin silk 半匹红绡一丈绫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一曲红绡不知数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