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 |
释义 | 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曾巩 《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》出自宋代曾巩《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》:隆名盛位知难久,壮字丰碑亦易亡。 注释参考枣木(1).枣树。《新唐书·五行志二》:“八年六月庚寅,京师大风雨,毁屋飘瓦,人多压死者。丙申, 富平 大风,拔枣木千餘株。” (2).指枣树的木材。质地坚硬,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。 唐 杜甫 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:“ 嶧山 之碑野火焚,枣木传刻肥失真。” 康有为 《广艺舟双楫·卑唐》:“ 欧 、 虞 、 颜 、 柳 诸家碑,磨翻已坏,名虽尊 唐 ,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。” 篆刻篆刻 (zhuànkè) 刻印章(因印章多用篆文)。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seal cutting色丝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, 杨脩 从。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外孙虀臼’八字。 魏武 谓 脩 曰:‘解不?’…… 脩 曰:‘黄绢,色丝也,於字为絶;幼妇,少女也,於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於字为好;虀臼,受辛也,於字为辞:所谓絶妙好辞也。’”后因以“色丝”指绝妙好辞,犹言妙文。 唐 张说 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诗:“斋戒观华玉,留连叹色丝。” 宋 曾巩 《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》诗:“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。” 明 高启 《感怀次蔡参军韵》:“年来只念 江 东去,下马碑阴看色丝。” 喜好喜好 (xǐhào) 兴趣;爱好 be fond of 人民所喜好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文章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辞,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为文章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每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hidden meaning 话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