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知津有赖大夫松,避道尤勤居士木 |
释义 | 知津有赖大夫松,避道尤勤居士木张说 《游老君洞》出自唐代张说《游老君洞》:枕漱鑱鍼泉石肓,登临又刮山川目。 注释参考知津认识渡口。犹言识途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 长沮 、 桀溺 耦而耕。 孔子 过之,使 子路 问津焉。 长沮 曰:‘夫执舆者为谁?’ 子路 曰:‘为 孔丘 。’曰:‘是 鲁 孔丘 与?’曰:‘是也。’曰:‘是知津矣!’” 唐 许敬宗 《安德山池宴集》诗:“独叹 高阳 晚,归路不知津。” 有赖有赖 (yǒulài) 基于或取决于 depend on 成功有赖于努力大夫松(1).即五大夫松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﹝ 始皇 ﹞乃遂上 泰山 ,立石,封,祠祀。下,风雨暴至,休於树下,因封其树为五大夫。” 明 李梦阳 《郑生至自泰山》诗:“有无丈人石?几许大夫松?” (2).泛指松树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遶寺长百株大夫松。”参见“ 五大夫 ”。 避道旧时礼节,遇尊长于道,避退一旁,以示敬畏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 异 为人谦退不伐,行与诸将相逢,輒引车避道。” 宋 赵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二:“街司促 光祖 辈避道, 光祖 辈出语不逊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三》:“京师内臣,虽至贱者,路遇相君,亦扬鞭交臂,不肯避道。” 居士居士 (jūshì)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lay Buddhist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