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闻人之恶,若负芒刺 |
释义 | 闻人之恶,若负芒刺邵雍 《安乐吟》出自宋代邵雍《安乐吟》:安乐先生,不显姓氏。 注释参考闻人复姓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“太僕 沛国 闻人袭 为太尉。” 李贤 注:“姓 闻人 ,名 袭 ,字 定卿 。《风俗通》曰:‘ 少正卯 , 鲁 之闻人,其后氏焉。’” (1).有名望的人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夫 少正卯 , 鲁 之闻人也。” 杨倞 注:“闻人,谓有名为人所闻知者也。” 唐 韩愈 《赠张童子序》:“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羣吏,皆厚其餼赂,或作謌诗以嘉童子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复郑好义书》之二:“学业固陋,又不能与世之闻人者齿。” 邹韬奋 《萍踪寄语》八六:“关于离婚的事情,在别国往往在报上的‘社会新闻’里闹得天翻地覆……尤其是涉及名流闻人和社会花的时候,要使不少访员先生们忙得屁滚尿流,汗流浃背!” (2).特指旧社会流氓帮会中威势显赫的头面人物。 沙汀 《淘金记》二二:“是的,消遣!若果误认他们嫖娼,那是不正确的。这不仅因为他们是 北斗镇 的闻人,他们一向是并不放浪的;但于新‘货’到的时候逢场作戏一番而已。” 徐铸成 《杜月笙正传》二:“我在这一节里,写这位‘闻人’的出生,童年生活,直到他升为‘大亨’、‘闻人’的全过程。” 芒刺(1).草木茎叶、果壳上的小刺。 唐 杜甫 《除草》诗:“芒刺在我眼,焉能待高秋。” 唐 陆龟蒙 《蔷薇》诗:“外布芳菲虽笑日,中含芒刺欲伤人。” 清 吴振兰 《和孟东野<审交诗>》:“滋养待成林,芒刺伤我手。” (2).比喻隐患。《周书·闵帝纪论》:“政由 寧氏 ,主怀芒刺之疑。”《周书·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》:“ 高祖 克翦芒刺,思弘政术,惩专朝之为患,忘维城之远图。”参见“ 芒刺在背 ”。 (3).比喻言词尖刻。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:“法 晋 宋 者,知其病徵,宜思有以相过,而专务温藉,词无芒刺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一涉笔,总不免含有芒刺,真是如何是好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