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回文巧成锦字,长恨与江流 |
释义 | 回文巧成锦字,长恨与江流张逊 《水调歌头 玉山名胜集》出自元代张逊《水调歌头 玉山名胜集》:玉树后庭曲,千载有余愁。 注释参考文巧(1).华丽奇巧。《管子·治国》:“凡为国之急者,必先禁末作文巧。末作文巧禁,ze1~1民无所游食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﹝ 哀帝 ﹞下詔曰:‘惟世俗奢泰文巧,而 郑 卫 之声兴。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,文巧则趋末背本者众。’” (2).斯文灵巧。 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 荆 扬 多水,其人亦ming1*1慧文巧,而患在轻浅。” (3).文饰巧辩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今承百王之敝,人尚文巧,咸趋邪路,莫能守正。” 清 梅曾亮 《黄个园传》:“新进多文巧机利而玩法,乾没而不顾后。” 锦字(1).指锦字书。 唐 李频 《古意》诗:“虽非 竇滔 妇,锦字已成章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道中》诗:“客愁无锦字,乡信有灯花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清平乐》词:“塞鸿去矣,锦字何时寄。”参见“ 锦字书 ”。 (2).喻华美的文辞。 唐 卢照邻 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霜臺有暇,文律动於京师;绣服无私,锦字飞於天下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怀高铁溪先生》诗之二:“新诗裁锦字,丽赋掷金声。” 长恨(1).犹言遗恨千古。 汉 扬雄 《剧秦美新》:“所怀不章,长恨黄泉。”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何意老志復不从哉?万年之日长恨矣!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三盃取醉不復论,一生长恨奈何许。” (2).指千古之遗恨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东门行》:“长歌欲zi1-1慰,弥起长恨端。” (3). 唐 白居易 所作《长恨歌》的略称。 唐 白居易 《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》:“一篇《长恨》有风情,十首《秦吟》近正声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