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虽攀小山桂,此地不淹留。 |
释义 | 虽攀小山桂,此地不淹留。刘禹锡 《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》出自唐朝刘禹锡《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》巩树烟月上,清光含碧流。且无三已色,犹泛五湖舟。 注释参考小山文体名。 汉 王逸 《<楚辞·招隐士>解题》:“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,招怀天下俊伟之士,自八公之徒,咸慕其德而归其仁。各竭才智。著作篇章,分造辞赋,以类相从,故或称小山,或称大山,其义犹《诗》有小雅、大雅也。”参见“ 大山小山 ”。 此地这里,这个地方。 唐 骆宾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诗:“此地别 燕丹 ,壮士髮衝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认得一个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 淹留淹留 (yānliú) 长期逗留;羁留 stoy for a long time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