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闻笳常使梦魂惊,倚楼惟恐烽火明 |
释义 | 闻笳常使梦魂惊,倚楼惟恐烽火明赵汝鐩 《昭君曲》出自宋代赵汝鐩《昭君曲》:御戎岂别无经纶,娄敬作俑言和亲。 注释参考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,故称“梦魂”。 唐 刘希夷 《巫山怀古》诗:“頽想卧瑶席,梦魂何翩翩。” 宋 晏几道 《鹧鸪天》词:“春悄悄,夜迢迢,碧云天共 楚 宫遥。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 谢 桥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木兰花慢·彭城怀古》词:“ 楚 歌八千兵散,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自别 沧浪 ,梦魂常绕。” 倚楼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。 唐 杜甫 《江上》诗:“勋业频看镜,行cang1|1独倚楼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南乡子·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》词:“诸将説封侯,短笛长歌独倚楼。” 元 黄庚 《西州即事》诗:“一雨洗空碧,江城独倚楼。” 惟恐惟恐 (wéikǒng) 只怕;就怕 for fear that;lest 他飞快地跑,惟恐错过班车烽火烽火 (fēnghuǒ)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signal fire;beacon-fire 比喻战火或战争 flames of war 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