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策足巍科亦漫然,当知致远识为先 |
释义 | 策足巍科亦漫然,当知致远识为先真德秀 《泉州贡院举梁八咏》出自宋代真德秀《泉州贡院举梁八咏》:策足巍科亦漫然,当知致远识为先。 注释参考策足谓骑乘牲口代步赶路。 清 李邺嗣 《得杖》诗:“策足耻言疲,恐落僕夫后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逆风》诗之二:“山中两脚蹣跚久,策足输他要路津。” 清 黄鷟来 《戊辰冬与张四明西同舟发秦邮渡钱塘过仙霞抵建宁分手即事纪别》诗之八:“ 考亭 著遗蹟,策足宜远寻。”参见“ 策高足 ”。 巍科犹高第。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刘蕴古》:“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。”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取巍科则有餘,享大年则不足。” 清 赵翼 《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》诗:“已擅巍科最,兼期不朽垂。” 漫然(1).随便貌。 宋 欧阳修 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》:“凡臣所请者,若漫然泛言之,恐不能尽其利害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府县·县令处分人命》:“ 吴 俗最嚣,无命輒以人命入状,究之毫无影响。吏兹土者亦视为寻常故套,漫然準其行,亦漫然听其罢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,就想不吃了。” (2).犹浑然,全然。 宋 范公偁 《过庭录》:“ 邵伯恭 侍郎守 长安 ,既去久之,以书抵亲识曰:‘自去 长安 ,唯酥梨、笋时復在念,其他漫然不復记忆。’” 明 唐顺之 《答王南江提学书》:“夫嗜好之中人也亦必有因,必非以为漫然无所用也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漫然视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敌。” (3).浩大貌。 宋 秦观 《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》诗:“漫然衔 洞庭 ,领略非一状。” 远识远识 (yuǎnshí) 深远的见识;远见 foresight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