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依人虎任人颐使,伴虎人皆虎唾余 |
释义 | 依人虎任人颐使,伴虎人皆虎唾余黄景仁 《圈虎行》出自清代黄景仁《圈虎行》:都门岁首陈百技,鱼龙怪兽罕不备;何物市上游手儿,役使山君作儿戏。 注释参考依人(1).谓与人亲近不离。 唐 李建勋 《白雁》诗:“差池失羣久,幽独依人切。” 清 金农 《石闾晓起将游洞阳山中》诗:“依人香草如 湘曲 ,争旦清猿似峡中。” 朱自清 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我们忽然仰头看见依人的素月,不觉深悔归来之早了!” (2).依附他人。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我这回出都,好像比他强多,其实沦落天涯,依人作计,正復同病相怜也。” 任人任人 (rènrén) 任用、使用人 appoint;give sb. a post 听任、听凭别人 allow;let颐使犹示意。 郭沫若 《集外·从典型说起》:“大家都在争夺出版处,‘有奶便是娘’,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强盗的颐使之下从事文化运动的滑稽现象。”参见“ 颐指气使 ”。 唾余[rubbish;castoff;crumbs from the table of one's master;word or little importance] 比喻别人的无足轻重的点滴言论或意见 拾人唾余 详细解释唾液之余。喻别人的点滴言论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礼部一·恤赠谏官之谬》:“夫 杜泰 凶竖,谗杀 从谦 ,死有餘辜,其唾餘岂士大夫可拾者?”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<十六国春秋>载孔子事独奇》:“《十六国春秋》名为一百卷,而事迹寥寥,皆《晋书·载记》之唾餘,断非 崔鸿 之旧本。” 陶曾佑 《中国文学之概观》:“慎毋数典忘祖,徒欢迎晳种之唾餘;舍己芸人,尽捐弃 神州 之特质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独有靠了一两本‘西方’的旧批评论,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……也到文坛上来践踏,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