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辱君示琬琰,报德匪瑶琼 |
释义 | 辱君示琬琰,报德匪瑶琼王洋 《弦歌堂》出自宋代王洋《弦歌堂》:曹务琴日以浑,琴令君心自清。 注释参考琬琰(1).琬圭、琰圭。《书·顾命》:“弘璧、琬琰在西序。” 孔 传:“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。” 蔡沉 集传:“琬琰,圭名。” (2).为碑石之美称。 唐玄宗 《孝经序》:“写之琬琰,庶有补於将来。” 宋 苏轼 《贺林待制启》:“箸书已成,特未写之琬琰;立功何晚,会当收之桑榆。” 明 张居正 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写诸琬琰,播 狼胥 瀚海 之声;炳若丹青,掩 麟阁 云臺 之美。” (3).泛指美玉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吸飞泉之微液兮,怀琬琰之华英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琬音宛,琰音剡,皆玉名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琬琰之玉,在洿泥之中,虽廉者弗释。” 南朝 梁 刘峻 《辨命论》:“火炎 崐 岳,砾石与琬琰俱焚;严霜夜零,萧艾与芝兰共尽。”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携持琬琰,易一羊皮,飫於肥甘,慕彼糠糜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觖望》:“花明宝鈿,光浮琬琰,是 广寒 仙媛,合配风流时彦。” (4).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。 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自悲》:“厌白玉以为面兮,怀琬琰以为心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崇琬琰於怀抱之内,吐琳瑯於毛墨之端。”《南史·刘遵传》:“文史该富,琬琰为心;辞章博赡,玄黄成采。” 元 邓文原 《奉题延祐宸翰诗》:“官联天府璇璣象,帝阐河图琬琰文。” 清 梁绍壬 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史阁部书》:“今倥偬之际,忽捧琬琰之章。” (5).玉液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周穆王》:“﹝ 西王母 ﹞共玉帐之高会,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。” 元 张之翰 《一字砚赋》:“以藉古锦,以盛蟾蜍,以滴琬琰。” 报德[pay a debt of gratitude;reply sb's kindness] 对别人给的好处予以报答 详细解释报答别人的恩德。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 唐 韩愈 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上无以承事于公,忘其将所以报德者;下无以自立,丧失其所以为心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宋总兵》:“人莫不嘆 张 之能报德,公能知人也。” 瑶琼(1).泛指美玉。语本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” 汉 秦嘉 《留郡赠妇诗》之三:“诗人感木瓜,乃欲答瑶琼。” 唐 储光羲 《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》诗:“羣峯悬中流,石壁如瑶琼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喜雨》诗:“两年逢旱潦,斗米如瑶琼。” (2).指美石。 唐 刘禹锡 《送李策秀才还湖南》诗:“油幕似 崑丘 ,粲然叠瑶琼。” 元 马祖常 《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》诗:“过溪踏瑶琼,入山採苍翠。” (3).喻指冰雪。 宋 苏辙 《腊月九日雪》诗之一:“病士拥衾催煖酒,闭门不听扫瑶琼。” (4).对他人诗文、赠礼的美称。 晋 傅咸 《答潘尼诗》:“貽我妙文,繁春之文……授此瓦砾,厕彼瑶琼。” 唐 刘威 《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》:“衝戛瑶琼得至音,数篇清越应南金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