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诸有闻名生至心,一念回向即往生 |
释义 | 诸有闻名生至心,一念回向即往生释遵式 《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》出自宋代释遵式《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》:稽首盖西方安乐盖刹,弥陀盖世主大慈尊。 注释参考诸有所有,一切。《百喻经·出家凡夫贪利养喻》:“昔有国王,设於教法:诸有婆罗门等,在我国内,制抑洗浄。” 闻名(1) [well-known]∶著名;有名 举世闻名 (2) [hear of one's fame]∶听到名声 闻名不如见面 详细解释(1).听到名字或名声。《礼记·杂记》:“见似目瞿,闻名心瞿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闻他人称名与父名同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曹溪大鉴禅师碑》:“ 中宗 闻名,使幸臣再徵,不能致。” 元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三折:“闻名不曾见面,壮士为甚么不下山应武举去?”《新民晚报》1983.6.29:“难道是久仰山斗,见面不如闻名吗?” (2).有名。《北史·魏南安王桢传》:“ 孝文 以 楨 孝养闻名内外,特加原恕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众人説他的名字,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,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,以致天下闻名。” 碧野 《芦沟桥情思》:“来到这闻名于世的 芦沟桥 ,最感兴趣的是数两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。” 名声;名望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益知闻名,须有消息,不必期於颠沛而走也。” 唐 沉亚之 《冯燕传》:“ 冯燕 者, 魏 豪人,祖父无闻名。” 至心最诚挚之心;诚心。 汉 孔融 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 昭王 筑臺以尊 郭隗 , 隗 虽小才而逢大遇,竟能发明主之至心。” 唐 牛僧孺 《玄怪录·齐推女》:“君能至心往求,或冀谐遂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今且归去习法,如欲见吾,但至心叩石,自当有人应门与你相见。” 一念(1).一动念间;一个念头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却出东西门行》:“一念起关山,千里顾兵窟。” 唐 陈鸿 《长恨歌传》:“由此一念,又不得居此,復堕下界。” 宋 陆游 《自规》诗:“忿慾俱生一念中,圣贤亦本与人同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,一念背了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。” (2).佛家语。指极短促的时间。《仁王般若波罗蜜经·观空品》:“九十刹那为一念。” 北魏 昙鸾 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》卷上:“六十刹那为一念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》:“一念中有九十刹那。” 回向佛教语。谓回转自己的功德,趋向众生和佛果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俱识还源,竝知回向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五娘到京知夫行踪》:“能吃酒,会噇斋,吃得醺醺醉,便去搂新戒。讲经和回向,全然尷尬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一百回:“待交了经,就来与你回向也。” (1).回首面向。《书·召诰》“面稽天若”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:“面,犹迴向也。” (2).佛教语。谓回转自己的功德,趋向众生和佛果。 北周 庾信 《道士步虚词》之七:“归心游太极,迴向入无名。” 倪璠 注:“《维摩詰经》:‘志当安住,方便迴向。’…… 僧肇 曰:‘迴彼杂行,向于一乘,此迴向心也。’” 隋 王胄 《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》:“復藉大因缘,勉以深迴向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只有其中一篇《归天返地》,视人生观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。” 往生佛教净土宗认为:具足信、愿、行,一心念佛,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,死后能往西方净土,化生于莲花中。见《无量寿经》卷下。一说,大彻大悟者,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。 唐 韩愈 《吊武侍御所画佛文》:“极西之方有佛焉,其土大乐,亲戚﹝如﹞(姑)能相为图是佛而礼之,愿其往生,莫不如意。” 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二:“丐为诵《法华经》迴向,则可藉以往生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菩萨降凡》:“再休题人在房櫳,裙染胭脂,香薰罗綺,这些时,纔有个往生的消息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黄子羽六十寿序》:“于此时息心克念,浄信往生, 东林 西土,涌现几席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