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珊珊珮玉动腰身,一一贯珠随咳唾 |
释义 | 珊珊珮玉动腰身,一一贯珠随咳唾元稹 《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》出自唐代元稹《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》:胡部新声锦筵坐,中庭汉振高音播。 注释参考珊珊(1) [clink]∶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,拂墀声之珊珊。——宋玉《神女赋》 时闻杂佩声珊珊。——杜甫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 (2) [(of lady's manner of walking) leisurely]∶轻盈、舒缓的样子;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详细解释(1).玉佩声。 唐 杜甫 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诗:“自是 秦 楼压 郑谷 ,时闻杂佩声珊珊。” 元 白朴 《梧桐雨》第二折:“玉佩丁东响珊珊。” (2).形容风雨等声音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一弹既罢又一弹,珠幢夜静风珊珊。” 宋 辛弃疾 《临江仙》词:“夜雨南塘新瓦响,三更急雨珊珊。” (3).晶莹貌。 前蜀 韦庄 《白樱桃》诗:“只应 汉武 金盘上,泻得珊珊白露珠。” 宋 张孝祥 《鹧鸪天》词:“情脉脉,泪珊珊,梅花音信隔关山。” (4).高洁飘逸貌。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引 清 奇丽川 《和高青邱梅花》诗:“珊珊仙骨谁能近,字与 林 家恐未真。” 清 张诩 《摸鱼儿·吴门喜晤梦华》词:“堪喜处,是仙骨珊珊,久脱风尘苦。” 清 吴兰修 《黄竹子传》:“ 竹子 乃淡妆雅服,玉骨珊珊,花灯晨夕,一上氍毹,令人心爽。” (5).缓慢移动貌,常用以形容女子步态。 明 梅鼎祚 《昆仑奴》第三折:“步珊珊,环珮长;动霏霏,罗綺香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连琐》:“一更向尽,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,手扶小树,低首哀吟。” 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三章:“忽有古装夫人,珊珊来至吾前。” 腰身腰身 (yāoshēn) 腰部的粗细 waist;waistline 指上衣腰部的尺寸 waist measurement一一一一 (yīyī) 一个一个地;依次地 one by one;one after another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诸说上》 一一以叶自彰。——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 一一为具言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一一详述之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贯珠(1).成串的珍珠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槀木,倨中矩,句中鉤,纍纍乎端如贯珠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声之状,纍纍乎感动人心,端正其状,如贯於珠,言声音感动於人,令人心想形状如此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一引《易纬坤灵图》:“至德之朝,五星若贯珠。” 明 王世懋 《闽部疏》:“尤重元宵,十三日始放灯,数步一立表,一表輒数灯,家联户缀,灿若贯珠。” 清 俞蛟 《梦厂杂著·临清寇略》:“礮声如贯珠,纍纍不断。” (2).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、声韵。 唐 元稹 《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》诗序:“适 白翰林 又以百韵见赠,余因次酬本韵,以答贯珠之赠焉。” 唐 钱珝 《史馆王相公进和诗表》:“但思参列辅臣,安敢首违圣旨,輒同击壤,仰和贯珠。” 前蜀 魏承班 《玉楼春》词:“春风筵上贯珠匀,艷色韶颜娇旎旖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赠莺》诗:“山城无与乐,好鸟亦求侣;时将贯珠来,有唱当和汝。” (3).念珠。 唐 无名氏 《玉泉子·翁彦枢》:“手持贯珠,闭目以诵经,非寝食未尝輟也。” 宋 范浚 《赠清鉴上人》诗:“尚看秀色带峨眉,墨玉贯珠常在把。” (4).穿戴珠宝。《周书·异域传下·吐谷浑》:“妇人皆贯珠束髮,以多为贵。” (5).犹贯通。 唐 李华 《著作郎壁记》:“ 胡諭德 游刃诗骚, 韦庶子 贯珠今古。”参见“ 贯通 ”。 咳唾(1).咳嗽吐唾液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周旋俯仰视瞻无仪,安顾咳唾趋行不得……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。”《百喻经·蹋长者口喻》:“长者正欲咳唾,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。”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古体中五言》:“呻吟咳唾,动触天真。” (2).《庄子·渔父》:“窃待於下风,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 丘 也。”后以“咳唾”称美他人的言语、诗文等。《汉书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大王诚赐咳唾,使得尽死, 汤 禹 所以成大功也。” 唐 李白 《妾薄命》诗:“咳唾落九天,随风生珠玉。” 蔡寅 《题琉球竹枝词》:“九天咳唾珍珠价,一卷《骚》歌兰蕙馨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