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宠辱若惊深自信,真情参迹混渔樵 |
释义 | 宠辱若惊深自信,真情参迹混渔樵释正觉 《颂古一百则》出自宋代释正觉《颂古一百则》:抗力霜雪,平步云霄。 注释参考宠辱若惊谓君王以居下为道,得之则惊喜,失之则惊恐。《老子》: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 张舜徽 疏证:“古之陈君道者,谓人主宜卑弱自处,故恒以居下为言。既云爱居下矣,故得之若惊,谓惊喜也;失之若惊,谓惊恐。” 成语解释惊:惊惶不安。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宠辱若惊出处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自信自信 (zìxìn) 相信自己 have self-confidence;be sure of oneself;believe in oneself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相信自己的 self-confident 看起来他体格结实,而且自信真情真情 (zhēnqíng) 真实的情况 the facts 不了解真情 真诚的情感 true feelings 吐露真情参迹继迹。犹言步后尘。 汉 蔡邕 《释诲》:“僕不能参迹於若人,故抱璞而优游。” 唐 沉佺期 有《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》诗。 清 宋大樽 《茗香诗论》:“饮,诗人之通趣也,奈参迹者殊多矣。” 渔樵(1).打鱼砍柴。 唐 高适 《封丘县》诗:“我本渔樵 孟诸 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” 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,侣鱼鰕而友麋鹿。” (2).渔人和樵夫。 唐 王维 《桃源行》:“平明閭巷扫花开,薄暮渔樵乘水入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携家石湖赏拒霜》诗:“渔樵引入新花坞,儿女扶登小锦城。” 清 顾光旭 《弓插》诗:“隔水断渔樵,横斜坏木桥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听说梦》:“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,梦为渔樵,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,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,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。” (3).指隐居。 南朝 梁 刘孝威 《奉和六月壬午应令》:“神心重丘壑,散步怀渔樵。” 唐 杜甫 《村夜》诗:“胡羯何多难,渔樵寄此生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乘醉骑驴》:“乾坤傲,永不踏红尘向市朝,真唤做圣世渔樵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