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,同情相成,同欲相趋,同利相死。 |
释义 | 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,同情相成,同欲相趋,同利相死。司马迁 《史记七十列传·吴王濞列传》摘自《史记七十列传·吴王濞列传》 解释:憎恶一致,就要互相求助;喜好一致,就应共同努力以达目的;利益一致,就是舍弃性命也在所不辞。 原文摘要: 注释参考同恶相助亦作“ 同恶相恤 ”。谓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:“《诗》云:‘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。’简书,同恶相恤之谓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诸侯有事,则书之於简,遣使执简以告命。告则须救,故畏而不归也。此简书者,同有所恶则相忧之谓也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……今 吴王 自以为与大王同忧,愿因时循理,弃躯以除患害於天下。”《六韬·发启》:“与人同病相救,同情相成,同恶相助……故无甲兵而胜。” 成语解释指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亦作“同恶相恤”。同恶相助出处《史记?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。”同好同好 (tónghào) 有相同爱好的人 people with the same hobby相留挽留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两人见是真仙来度他,不好相留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一回:“吓的 寳玉 站起身来,往外忙走, 黛玉 也不敢相留。”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,利害关系一致的人互相帮助把事情办好。同欲相趋欲望相同,趋向一致。同利相死谓有共同利益,就能舍命相助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同利相死,同情相成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欲相趋,同利相死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