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瞥闻当与杖,掩泪俱向壁 |
释义 | 瞥闻当与杖,掩泪俱向壁左思 《娇女诗》出自魏晋左思《娇女诗》: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皙。 注释参考瞥闻偶尔听到;忽闻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祢衡》:“目所一见,輒诵於口;耳所瞥闻,不忘於心。” 晋 左思 《娇女诗》:“瞥闻当与杖,掩泪俱向壁。” 唐 张柬之 《出塞》诗:“瞥闻传羽檄,驰突救边荒。” 掩泪犹掩涕。 晋 左思 《娇女》诗:“瞥闻当与杖,掩泪俱向壁。” 唐 李嘉祐 《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》诗:“长恨相逢即分首,含情掩泪独回头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这几句话,説得旁人俱各掩泪。” 许地山 《女儿心》:“ 宜姑 到看不见她,才掩泪回到寨里。” 向壁面对墙壁。多表示心情不悦或不欲与人接谈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武帝纪五》:“夫人遂转向壁,歔欷不復言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 东亭 转卧向壁嘆曰:‘人固不可以无年。’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细柳》:“﹝ 张福 ﹞泣跪庭下,愿仍读。母返身向壁,置不闻。” 叶圣陶 《穷愁》:“﹝ 阿松 ﹞忽复停针,瞪目向壁……自伤生涯惨淡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