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照破洪蒙前底事,分开蟾窟中间穴 |
释义 | 照破洪蒙前底事,分开蟾窟中间穴李道纯 《满江红 赠孙居士》出自元代李道纯《满江红 赠孙居士》:这点虚灵,自古来、无亏无缺。 注释参考洪蒙指辽阔、混沌的宇宙。 姚华 《曲海一勺》:“及有非常之变,则纪律荡然,一时才俊,失所依据,斤斧自操,聪明所结,足使风云变色,河岳异彩,新陈递嬗,洪蒙再开。” 许地山 《缀网劳蛛·海角底孤星》:“你看我们在这林中,好像双星悬在洪蒙的穹苍下一般。” 臧克家 《运河》诗:“是谁的手辟开了洪蒙,把日月星辰点亮在长空?” 洪濛:1.迷蒙。 唐 吴兢 《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上:“ 曹 魏 改奏 文帝 所赋《西山一何高》,言仙道洪濛不可识。” 唐 修睦 《秋台作》诗:“到头归去是,免使叹洪濛。” (2).指太空,宇宙。 唐 张乔 《试月中桂》诗:“与月转洪濛,扶疏万古同。” 明 陈子龙 《昆明池治水战歌》:“旋风捲土移洪濛,劫灰飞尽羵羊舞。” (3).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状态。 清 吴伟业 《退谷歌》:“无乃此世非洪濛,元气茫茫鬼神凿。” (4).指原始、不发达状态。 铁铮 《政府说》:“远者辽矣,近观吾境,始则洪濛,继则开化,进而文明,循兹以逝,人类将絶灭,地球将消融。” 底事(1).何事。 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关汝诸人底事,而生异议!” 宋 张元干 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词:“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,九地黄流乱注?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语,问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。” 陈毅 《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》诗:“投降缘底事?敌伪已图穷。” 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题达摩渡芦图》诗:“若将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杀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怒遣》:“归向慈亲告,底事羞还怕。” 分开分开 (fēnkāi) 使彼此分离、相互不合在一起或离开 separate;divide 石墙把田地分开蟾窟犹蟾宫。 宋 张先 《少年游慢》词:“昼刻三题彻,梯汉同登蟾窟。” 宋 苏轼 《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》诗:“ 鷲峰 子落惊前夜,蟾窟枝空记昔年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百字令》词:“ 淮王城 下,有扶疎丛桂,香分蟾窟。” 中间中间 (zhōngjiān) 中心 centre;middle 中间突破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between 中间驰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