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林樾失洗沐,丛灌老偃蹇 |
释义 | 林樾失洗沐,丛灌老偃蹇冯时行 《重阳登翠围亭亭废十年竹柏蓊然殊蔽远眼命寺》出自宋代冯时行《重阳登翠围亭亭废十年竹柏蓊然殊蔽远眼命寺》:林樾失洗沐,丛灌老偃蹇。 注释参考林樾林木;林间隙地。 唐 皮日休 《桃花坞》诗:“夤缘度南岭,尽日寄林樾。” 宋 朱熹 《西寮》诗:“畬田种胡麻,结草寄林樾。” 清 杜岕 《游嘉善寺》诗:“旭日穿林樾,嵐光宕屋檩。” 清 魏源 《重游百泉》诗:“遥山白于晓,林樾失翠黛。” 许地山 《缀网劳蛛》:“她看见一个人携着她底女儿从海边上来,穿过林樾,一直走到跟前。” 洗沐(1).沐浴。 汉 刘向 《新序·善谋下》:“﹝ 厮养卒 ﹞乃洗沐往见。” 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十:“ 王荆公 性不善缘饰,经岁不洗沐,衣服虽弊,亦不浣濯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夏日园居杂咏》之十四:“雨过峰峦如洗沐,风来草木尽飞扬。” (2).借指休假。 汉 制,官吏五日一次,沐浴休息。 唐 宋 时延为十日一次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﹝ 张苍 ﹞常父事 王陵 。 陵 死后, 苍 为丞相,洗集,常先朝 陵 夫人上食,然后敢归家。”《新唐书·高力士传》:“於是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,小事即专决,虽洗沐未尝出。” 宋 朱熹 《示四弟》诗:“十日一洗沐,诸生各归休。”参见“ 休沐 ”、“ 旬假 ”。 (3).比喻培育。 宋 叶适 《上蔡先生祠堂记》:“ 谢 氏之困於庸奴久矣, 子耕 既洗沐之,列於士大夫,安知无达人出,復佐二 程 之道!” 丛灌丛生的灌木。《初学记》卷三十引 晋 成公绥 《乌赋》:“起彼高林,集此丛灌。”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隐丛灌故悉晨暮,託星宿以知左右。” 偃蹇偃蹇 (yǎnjiǎn) 高耸 stand tall and erect 骄横;傲慢 arrogant 惧其偃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,他就得意的了不得,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 困顿;窘迫 tired out 叔宝道:“小弟当时偃蹇。——《隋唐演义》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meanding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