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:

 

名句 素心偶向三花尽,孤愤难教贰负催
释义

素心偶向三花尽,孤愤难教贰负催

晁说之 《在边》

出自宋代晁说之《在边》:

在边有底适予怀,舒惨无时亦异哉。
醉到月前如失去,愁从骚里却招来。
素心偶向三花尽,孤愤难教贰负催
好觅羌村残夜烛,待将何语与徘徊。

注释参考

素心

(1) [one's wish]∶本心;素愿

与素心相违

(2) [pure-minded]∶心地纯洁

素心人

详细解释

(1).本心;素愿。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播流 江 表,已经数世,存者长子老孙,亡者丘陇成行,虽《北风》之思,感其素心,目前之哀,实为交切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陶潜<田居>》:“但愿桑麻成,蚕月得纺绩。素心正如此,开径望三益。” 唐 李白 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》诗之二:“素心爱美酒,不是顾专城。”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》:“今君犹未娶,妾亦垂髫,若不以丑陋见疏……成两姓之好,无七出之玷,此妾之素心也。”

(2).纯洁的心地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弱不好弄,长实素心。” 宋 胡錡 《耕禄藁·代耒牟谢表》:“鬖鬖黄髮,老风雪之彫残;皦皦素心,抱冰霜之洁白。” 清 方文 《润州访钱驭少》诗:“见我入门惊且喜,素心相对如秋水。” 郭沫若 《路畔的蔷薇》:“蔷薇哟,我虽然不能供养你以春酒,但我要供养你以清洁的流泉、清洁的素心。”

(3).指素心兰花。 清 恽敬 《与廖永亭书》:“仁弟不耻下问,故一一详之,附上素心两器,惜无磁斗,然已伏盆,不必易也。”参见“ 素心兰 ”。

三花

(1).三花树的略称。 唐 李白 《赠嵩少山焦炼师》诗:“二室凌青天,三花含紫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简汝立》诗:“ 少室 三花无客采, 小山 丛桂有人攀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哭陈磐生》诗:“诗能传五叶,笔已秀三花。”参见“ 三花树 ”。

(2).三辫;三片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春深诗》:“凤书裁五色,马鬣剪三花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圆驾》:“那 秦太师 他一进门,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捣了千下,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。”

(3).道教指人的精、气、神。 唐 吕岩 《五言》诗:“阴阳烹五彩,水火鍊三花。”参见“ 三花聚顶 ”。

(4). 宋 苏轼 《三朵花》诗序:“吾州有异人,常戴三朵花,莫知其姓名,郡人因以‘三朵花’名之,能作诗,皆神仙意。”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。 金 元好问 《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》诗之二:“铁笛不曾从二草,头巾久已掛三花。”

孤愤

韩非 所著的书篇名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﹝ 韩非 ﹞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,观往者得失之变,故做《孤愤》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孤愤,愤孤直不容於时也。”后以“孤愤”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自叙》:“虽任当其职,而吾道不行;见用於时,而美志不遂。鬱怏孤愤,无以寄怀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赠钱行人邦寅》诗:“孤愤心犹烈,穷愁气未申。”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“吃白相饭”》:“第一段是欺骗。见贪人就用利诱,见孤愤的就装同情。”

贰负

(1).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“ 贰负 之臣曰 危 , 危 与 贰负 杀 窫窳 ,帝乃梏之 疏属之山 ,桎其右足,反缚两手与髮,繫之山上木,在 开题 西北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侍读王学士挽辞》之一:“ 贰负 纍囚象, 尸臣 右瑑踪;老臣今已矣,咨访欲谁从。” 清 袁枚 《送虞山少宰从驾热河》诗:“笔光直掩 陆浑 火,博物能知 贰负 臣。”

(2).喻叛贼或罪囚。 唐 吴融 《沃焦山赋》:“近者泰阶未平,四郊多垒, 贰负 尚活, 三苗 未死。”

随便看

 
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 20:46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