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宝阶三道琉璃阔 |
释义 | 宝阶三道琉璃阔可旻 《渔家傲》出自宋代可旻《渔家傲》:我佛莲华随步踏。 注释参考宝阶佛教语。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。《观佛三昧海经·观四威仪品》:“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,一一宝阶七重栏楯。” 晋 法显 《佛国记》:“佛从忉利天上来,向下下时,化作三道宝阶,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劫比他国》:“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,南北列,东面下,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。昔如来起自 胜林 ,上升天宫,居 善法堂 ,为母説法,过三月已,将欲下降, 天帝释 乃纵神力,建立宝阶。中阶黄金,左水精,右白银。如来起 善法堂 ,从诸天众,履中阶而下, 大梵王 执白拂,履银阶而右侍; 天帝释 持宝盖,蹈水精阶而左侍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白玉楼步虚词》之二:“雪色宝阶千万丈,人间遥作白虹看。” 三道(1).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,即生养、死葬和祭祀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,有三道焉:生则养,没则丧,丧毕则祭。” (2).三路。《北史·齐武成帝纪》:“ 周 将 杨忠 ……等二十餘万人,自 恒州 分为三道,杀掠吏人。” (3).指国体、人事、直言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,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,各有人数,将以匡朕之不逮,二三大夫之行,当此三道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三道:国体、人事、直言也。” 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懋陈三道之要,以光四科之首。” (4).三道试题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答时务策三道。” (5).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,奇道,伏道。 宋 苏洵 《权书·攻守》:“攻者有三道焉,守者有三道焉。三道:一曰正,二曰奇,三曰伏。” 琉璃琉璃 (liúlí)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。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,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,多加在粘土的外层,烧制成缸、盆、砖瓦等。亦指琉璃灯座 coloured glaze 一盏琉璃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