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计偕千百数,太半是虚名 |
释义 | 计偕千百数,太半是虚名李覯 《送彭昱应举》出自宋代李覯《送彭昱应举》:计偕千百数,太半是虚名。 注释参考计偕《史记·儒林列传序》:“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、敬长上、肃政教、顺乡里、出入不悖所闻者,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,二千石谨察可者,当与计偕,诣太常,得受业如弟子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计,计吏也。偕,俱也。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。”后遂用“计偕”称举人赴京会试。 唐 柳宗元 《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 开元 中,举 汝州 进士,计偕百数,公为之冠。礼部侍郎 韦陟 异而目之,一举上第。” 元 余阙 《李克复总管赴赣州诗序》:“ 元统 初,余忝论荐,计偕如京师。” 清 方苞 《杨千木墓志铭》:“余以 戴名世 《南山集》牵连,始识君於刑部狱中。君, 名世 友也,以计偕抵京,会狱起,即止不去。”参阅 唐 颜师古 《匡谬正俗·计偕》。 百数犹言上百个。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:“海上之人有好蜻者,每居海上从蜻游,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,前后左右尽蜻也。”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今虽亡 曹参 等百数,何缺於 汉 ?” 晋 刘琨 《劝进表》:“一角之兽、连理之木,以为休徵者,盖有百数。” 用百来计算。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:“三君死,一君虏,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至 元始 中,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,各令记字於庭中。” 太半太半 (tàibàn) 超过半数以上 more than half 死者太半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虚名虚名 (xūmíng) 空虚的名称,不符实际的声誉 undeserved reputation;inflated reputation 不求虚名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