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置心思虑外,灭迹是非间 |
释义 | 置心思虑外,灭迹是非间白居易 《松斋偶兴》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松斋偶兴》:置心思虑外,灭迹是非间。 注释参考心思心思 (xīnsi) 主意 thought;idea 他产生了一个好心思 智慧 thinking 挖空心思地去想办法 愿望,想做某事的心境 mood 他没心思去看电影虑外犹意外。《晋书·毛璩传》:“故 益州 刺史 璩 ……勤王忠烈,事乖虑外。葬送日近,益怀惻愴。” 灭迹[destroy the evidence;erase the traces of one's crime] 消灭做坏事的痕迹 消赃灭迹 详细解释亦作“ 灭跡 ”。1.消灭痕迹或踪迹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 苏秦 恐君之知之,故多割 楚 以灭迹也。”旧题 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然犹斩将搴旗,追奔逐北,灭跡扫尘,斩其梟帅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家诫》:“或偶知其私事,与同则可,不同则彼恐事泄,思害人以灭迹也。” (2).从世俗社会中消失行迹。谓退隐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潜志赋》:“退隐身以灭迹,进出世而取荣。” 明 高启 《树屋佣赞》:“当是时, 申屠子龙 灭迹 芒 碭 之间,以树为屋,自同佣人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灭跡遂躬耕,犹为义声唱。” (3).犹绝迹。 陈毅 《初游青岛》诗:“一切寄生虫,灭迹不待言。” 见“ 灭迹 ”。 非间非难,有异议。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 歆 以为 左丘明 好恶与圣人同,亲见 夫子 ,而 公羊 、 穀梁 在七十子后,传闻之与亲见之,其详略不同。 歆 数以难 向 , 向 不能非间也,然犹自持其 穀梁 义。”《论语·先进》“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”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陈群 曰:“言 子騫 上事父母,下顺兄弟,动静尽善,故人不得有非间之言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