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政用中和得大体,智出毫末非全施 |
释义 | 政用中和得大体,智出毫末非全施李嘉谋 《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》出自宋代李嘉谋《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》:道人爱山出天姿,自谓计黠人嫌痴。 注释参考中和中和 (zhōnghé) 使中和 neutralize 用酸中和碱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,失去各自的性质 neutralization 酸碱中和大体大体 (dàtǐ) 大概;基本上 roughly;more or less 大体上说来 收支大体平衡 大体相同 总体来说 on the whole 我大体上同意你的看法 大体 (dàtǐ) 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 cardinal principle;general interest 识大体,顾大局毫末(1).毫毛的末端。比喻极其细微。《老子》:“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层之臺,起於累土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刘先生夫人墓志》:“参差 孔 树,毫末成拱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和聂之美讽古》之二:“如何毫末利, 管 鲍 亦相欺?” 邹韬奋 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,然仅窃钩者诛耳,神奸巨猾,未损毫末。” (2).指笔端。 唐 杜甫 《奉观严郑公岷山沲江图画十韵》之二:“岭雁随毫末,川蜺饮练光。” 仇兆鳌 注:“毫末,谓画笔。练光,谓画绢。” 宋 苏轼 《书王定国所藏<烟江迭嶂图>》诗:“使君何从得此本,点缀毫末分清妍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