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飞流已出不肯下,一线中折分潆洄 |
释义 | 飞流已出不肯下,一线中折分潆洄蒋士铨 《开先瀑布》出自清代蒋士铨《开先瀑布》:瀑布之水源何来。 注释参考飞流(1).快速飞行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彗孛飞流,日月薄食。” 蒋光慈 《在黑夜里》:“你的话如火焰一般的热烈、飞流。” (2).指瀑布,飞泉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赣水》:“西北五六里,有 洪井 ,飞流悬注,其深无底。” 唐 李白 《望庐山瀑布》诗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闻台州警》诗之二:“军捫絶磴松根火,士接飞流马上泉。” (3).流星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萧骠骑让封第三表》:“则天变彰於飞流,地眚见於震压。”《魏书·术艺传·张渊》:“及其灾异之兴,出无常所,归邪繽纷,飞流电举。”一说,指飞星和流星。两者微异。 魏收 注:“飞,飞星也。流,流星也。飞星与流星各异:飞星焱去而迹絶,流星迹存而不灭。” 不肯不肯 (bùkěn) ——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will not;would not 他不听劝告,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一线见“ 一线 ”。 亦作“ 一綫 ”。1.一根线,亦形容细长如线。 唐 杜甫 《至日遣兴》诗之一:“何人错忆穷愁日,愁日愁随一线长。” 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稽天之潦,不能终朝,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,一与不一故也。” 元 萨都剌 《鹦鹉曲》:“觉来粉汗湿香脸,一线新红枕痕浅。” 明 唐寅 《晓起图》诗:“晓鸦无数盘旋处,緑树枝头一线红。” mao1~1泽1*1东 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词:“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” (2).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一回:“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,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,三人是一线传授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四年》:“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,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,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,以救生民一旦之命。” 清 宋潜虚 《徐节妇传》:“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,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,抱三尺之孤,挽一线之绪,而使之復兴,岂不悲哉!” 梁启超 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第四节:“其学界为螺线形,虽千变万化,殆皆一线所引也。” (3).形容极其细微。 金 元好问 《自题写真》诗:“东涂西抹窃时名,一线微官悮半生。” 清 曹寅 《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》诗之三:“酒边花外打乖人,劫后刚回一线春。” 梁启超 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三节:“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,惟 江都 龙门 二子,独有心得,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。” 艾芜 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:“这是一线生机,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。” (4).第一线。指作战的最前线,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。 中折(1).中止;中断。《文选·颜延之<赭白马赋>》:“睨影高鸣,将超中折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超,走;折,住也。”《再生缘》第三四回:“今岁孤当十八春,良缘中折恨平生。” (2).当中折断。《魏书·外戚传下·高肇》:“ 肇 西征,行至 函谷 ,车轴中折。” (3).中年逝世。 明 顾起纶 《国雅品·士品四》:“ 梁 与 宗 相继中折。” 潆洄潆洄 (yínghuí) 水流回旋的样子 swirl around 石山峻立,江水潆洄。——《英烈传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