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赤练稍宛转,碎首忽若糜 |
释义 | 赤练稍宛转,碎首忽若糜方回 《修石山》出自宋代方回《修石山》:土山未甚正,有石亦颇欹。 注释参考宛转宛转 (wǎnzhuǎn) 圆场;圆成 mediate;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,没处取讨,索性做个宛转。——明·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 辗转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路宛转石间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宛转而不卧 婉转 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碎首碎裂头颅。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儒增》:“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, 繆公 未听,出,当门仆头碎首而死, 繆公 痛之,乃用 百里奚 。”《汉书·杜邺传》:“臣闻 禽息 忧国,碎首不恨; 卞和 献寳,刖足愿之。” 唐 陆贽 《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》:“臣每读前史,见开説纳忠之士,乃有泣血碎首,牵裾断鞅者。”《旧唐书·忠义传上·王义方》:“请除君侧,少答鸿私,碎首玉阶,庶明臣节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又言有君如此,碎首以之。” 忽若(1).恍若,好像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,忽若有来而不见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於是逍遥暇豫,忽若忘归。” (2).倘或,假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冥迹》:“其子听之感慟,因自誓:忽若作人,当再为 顾 家子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》:“可中修善到诸天,居处生涯一切全……忽若共君生那里,寻常自在免忧煎。” 蒋礼鸿 通释:“这段文章,‘可中’和‘忽若’并用,都是‘倘或’的意思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目连缘起》:“伏愿世尊慈悲,少借威光,忽若得见慈亲,生死不辜恩德。” |
随便看 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