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:

 

名句 凡此暑中事,施之无不宜
释义

凡此暑中事,施之无不宜

舒岳祥 《借成喜杉棚成》

出自宋代舒岳祥《借成喜杉棚成》:

夏炎已云极,秋暑方自兹。
借成面西日,午后如烹炊。
主人爱敬客,架杉覆青枝。
赫日辟三舍,鲜飚汎沦漪。
高蝉亦好吟,振响流笙篪。
夜静明月出,疏影复陆离。
欹枕寝桃竹,露坐冠笋皮。
凡此暑中事,施之无不宜
念我逃世难,过用恐祸随。
昔时半山老,畏热架条枚。
不知公相贵,清俭谅可思。
我本无家管,禄尽寿有遗。
得此已厚忝,衔感以成诗。

注释参考

凡此

所有这些。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凡此之辈数百人,皆忠壮果烈,有智有仁。” 明 吴承恩 《贺思翁受封障词引》:“凡此宠光,萃於门阀,揆之理义,实有源流。”

中事

(1).指某时期中重要的事情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无中事而復举诸侯,何也?” 杨士勋 疏:“无中事者,谓中间无他事也。”

(2).正确的事情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凡事行,有益于理者,立之;无益于理者,废之;夫是谓之中事。”

(3).朝廷或宫廷中的事情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 高 ( 赵高 )素小贱,陛下幸称举,令在上位,管中事。”

(4).中等案件。《宋史·刑法志一》:“凡断讞奏狱,每二十緡以上为大事,十緡以上为中事,不满十緡为小事。”

合乎事理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巧匠目意中绳,然必先以规矩为度;上智捷举中事,必以先王之法为比。”

之无

(1).之字与无字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於书屏下,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,僕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赠利州侯神童》诗:“极知之无不足讶,更恐洛诵难为功。”

(2)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应谐·乍解张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识之无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医术》:“张曰‘我仅识之无耳,乌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医何必多识字乎?但行之耳。’”

不宜

不宜 (bùyí) 不适合,不适宜 unsuitable;inappropriate 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
随便看

 
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 16:24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