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轩裳陈道路,往往儿童收。 |
释义 | 轩裳陈道路,往往儿童收。苏轼 《九日次定国韵》出自宋朝苏轼《九日次定国韵》朝菌无晦朔,蟪蛄疑春秋。 注释参考轩裳(1).犹车服。 晋 陶潜 《杂诗》之十:“驱役无停息,轩裳逝东崖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传》:“ 一妹 以天人之姿,藴不世之艺,从夫之贵,以盛轩裳。” 明 高叔嗣 《再调考功作》诗:“轩裳日待旦,閶闔凌云排。” (2).指官位爵禄。 唐 元结 《忝官引》:“而可爱轩裳,其心又干进。” 宋 叶适 《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》:“追忆悔尤,滥轩裳之非据;自嗟衰耄,指林壑以言归。” 元 张养浩 《山坡羊》曲:“琴书笔砚为功课,轩裳倘来何用躲。行,也在我;藏,也在我。” (3).代称有高位的人。 唐 沉佺期 《洛阳道》诗:“白日青春道,轩裳半下朝。” 宋 王自中 《酹江月·题钓台》词:“到底轩裳,不如蓑笠,久矣心相与。” 明 刘基 《太公钓渭图》诗:“轩裳如固有,千载起人思。” 清 魏源 《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》诗之五:“ 尧 时石户农,肯易轩裳苦。” (4).用为对人的敬称。 康有为 《怀翁常熟去国》诗:“早携书剑将行马,忽枉轩裳特执裾。” 陈道陈述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,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,得夜见 汉 使,具自陈道。” 往往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时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处处;到处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纷纷 one after another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儿童儿童 (értóng)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