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一为栖寓客,二见北归鸿。 |
释义 | 一为栖寓客,二见北归鸿。姚鹄 《书情献知己》出自唐朝姚鹄《书情献知己》日日恨何穷,巴云旧隐空。一为栖寓客,二见北归鸿。 注释参考寓客寄居他乡的人;外来暂住的旅客。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鼎州汲妇》:“ 鼎州 开元寺 多寓客,数客同坐寺门,见妇人汲水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其客店令各立一簿,书寓客姓名行李,以便稽察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弟兄》:“忽然远远地有一阵脚步声进来,立刻使他跳起来了,走出房去,却知道是对面的寓客。” 二见佛教指古 印度 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,即“断见”(谓人死后一切皆无)和“常见”(谓人死后灵魂常住), 唐 实叉难陀 译本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五:“ 大慧 ,无缚无脱。堕於二见,自心分别,有缚有脱。何以故?以不能知诸法有无故。” 唐 李邕 《岳麓寺碑》:“去二见而入流,率一心而办事。” 归鸿归雁。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赠秀才入军》诗之四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絃。” 唐 张乔 《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斜阳越乡思,天末见归鸿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陈景初》诗:“ 长安 何日到,一一问归鸿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酬咏》:“十年流落赋归鸿,谁傍昏衢驾烛龙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