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一举旌旗到三吴,全军接上甘泉书 |
释义 | 一举旌旗到三吴,全军接上甘泉书徐璋 《送举人》出自宋代徐璋《送举人》:揭阳多士天下都,声名籍籍南海隅。 注释参考一举一举 (yījǔ) 一次行动 at one stroke;with one action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旌旗旌旗 (jīngqí) 旗帜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裂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钟鼓旌旗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旌旗蔽日三吴(1).地名。 晋 指 吴兴 、 吴郡 、 会稽 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渐水》:“ 永建 中, 阳羡 周嘉 上书,以县( 会稽 )远,赴会至难,求得分置,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,以东为 会稽 。 汉高帝 十二年,一 吴 也,后分为三,世号‘ 三吴 ’。 吴兴 、 吴郡 , 会稽 其一焉。” 唐 张彦远 《历代名画记·论画体工用榻写》:“ 江 南地润无尘,人多精艺, 三吴 之跡,八絶之名, 逸少 右军, 长康 散骑,书画之能,其来尚矣。” (2).地名。 唐 指 吴兴 、 吴郡 、 丹阳 。《通典·州郡十二》:“ 苏州 , 春秋 吴国 之都也……与 吴兴 、 丹阳 为 三吴 。 齐 因之。 陈 置 吴州 。 隋 平 陈 ,改曰 苏州 。 煬帝 初,復曰 吴州 ,寻为 吴郡 。大 唐 为 苏州 ,或为 吴郡 。” 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三:“今天下安危,在于 淮 楚 。师振则 三吴 安,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。” 唐 杜牧 《题桐叶》诗:“ 三吴 烟水平生念,寧向閒人道所之。” (3).地名。 宋 指 苏州 、 常州 、 湖州 。 宋 司马光 《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》诗:“ 三吴 佳县首,民物旧熙熙。” (4).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。 唐 李白 《猛虎行》:“ 三吴 邦伯皆顾盼,四海雄侠两追随。” 金 刘致君 《鹧鸪天》词:“修月客,弄云娘, 三吴 清兴入淋浪。” 全军全军 (quánjūn) 整个军队 the whole army 全军指战员 保全军队的实力 preserve the strength of the army 全军而反,雄名大震。——《南史》甘泉甘泉 (gānquán) sweet spring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,同雨点一样,化做甘泉 孔子曰:“为人下者乎?其犹土也?深抇( hú)掘 之而得甘泉焉。——《荀子·尧问》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,名闻者以十数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