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中间声迹早薰然,阻避钧衡过十年 |
释义 | 中间声迹早薰然,阻避钧衡过十年罗隐 《赠先辈令狐补阙》出自唐代罗隐《赠先辈令狐补阙》:中间声迹早薰然,阻避钧衡过十年。 注释参考中间中间 (zhōngjiān) 中心 centre;middle 中间突破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between 中间驰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。声迹亦作“ 声跡 ”。1.声望与事迹。《后汉书·李法传》:“﹝ 李法 ﹞出为 汝南 太守,政有声迹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大统寺》:“ 苏秦 时未有佛法,功德者不必是寺,应是碑铭之类,颂其声跡也。” 宋 文天祥 《出真州》诗序:“予平生仕宦,声迹比比,不曾至 淮 。”《元典章·台纲二·体察》:“提刑按察司除声跡不好者,仰御史臺体察,虽未任满,许行奏代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武昌府学重修记》:“ 张公 以《春秋》举进士,绩学翰林,歷著声跡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世祖至元三十年》:“边远见职有声迹者,使之内迁。” (2).犹言音讯行踪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恶分疏》:“ 宋 人 许昼 , 闽 人 黄遘 , 遘 尝宰 滑州 卫南 ,与 画 声迹不疎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三:“一旦声跡彰露,亲庭罪责,将妾拘繫于内,郎赶逐于外,在妾便自甘心,却累了郎之清德,妾罪大矣。” (3).指用录音机或语音学仪器记录下来的声音。 陈原 《社会语言学》9.1:“由于现代录像和录音技术的发展,所有声迹或图像,都能很方便地录下来给人研究。” 见“ 声迹 ”。 薰然温和貌;和顺貌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薰然慈仁,谓之君子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薰然,温和貌。” 唐 李逢吉 《享惠昭太子庙乐章》:“展矣礼典,薰然德馨。” 宋 司马光 《陪始平公燕柳溪》诗:“桃李归时应盛发,薰然和气满春城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宋处士碑阴铭》:“见公四子二孙……皆恭敬乐易,薰然有君子之行。” 钧衡(1).比喻国家政务重任。 唐 杨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幼有钧衡之略,独负舟航之用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四回:“臣 亮 赋性愚拙,遭时艰难,分符拥节,专掌钧衡,兴师北伐,未获成功。” (2).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。 宋 范仲淹 《遗表》:“因恳避於钧衡,爰就班於符竹。” (3).比喻平衡公正。 唐 高适 《留上李右相》诗:“钧衡持国柄,柱石总贤经。” 孙钦善 校注:“钧衡:平衡,公正。”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贾岛 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