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桑麻夹岸收战尘,芦苇成林出渔户 |
释义 | 桑麻夹岸收战尘,芦苇成林出渔户吴莱 《风雨渡扬子江》出自元代吴莱《风雨渡扬子江》:大江西来自巴蜀,直下万里浇吴楚。 注释参考桑麻(1).桑树和麻。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,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。《管子·牧民》:“藏於不竭之府者,养桑麻、育六畜也。” 宋 辛弃疾 《鹧鸪天·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》词:“閒意态,细生涯,牛栏西畔有桑麻,青裙縞袂谁家女,去趁蚕生看外家。” (2).泛指农作物或农事。 晋 陶潜 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二: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。” 唐 孟浩然 《过故人庄》诗:“开筵面塲圃,把酒话桑麻。” 王闿运 《<湘潭县志>序》:“家有置社,福我桑麻。” 夹岸水流的两岸;堤岸的两边。 晋 陶潜 《桃花源记》: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繽纷。” 唐 杜牧 《隋堤柳》诗:“夹岸垂杨三百里,祇应图画最相宜。” 许地山 《桥边》:“夹岸遍是桃林:桃实、桃叶映入水中,更显出溪边底静谧。” 战尘战场上的尘埃。借指战争。 唐 司空图 《河湟有感》诗:“一自 萧关 起战尘, 河 湟 隔断异乡春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清河县楼作》诗:“千里战尘连 上苑 , 九江 归路隔 东周 。” 刘白羽 《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》:“在满布战尘的道路上,我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走过的吗?” 芦苇芦苇 (lúwěi) 一种高大的禾草,具匍匐的根状茎,叶宽而扁平,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,广布潮湿地带,用作编制席子、帘子、格子 ditch reed; rush成林成林 (chénglín) 成为树林 grow into forest 昔日一片荒滩,如今果木成林渔户[fisherman's family] 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详细解释以捕鱼为业的人家。 元 戴表元 《江行杂书》诗:“须臾雷风涨深墨,渔户悉闭收牛羊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石篋中白金一封……失手落水中,倩渔户没水求之,仅得一半。”《清史稿·循吏传一·缪燧》:“旧有涂税,出自渔户网捕之地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