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俗子书满壁,澹然不生嗔 |
释义 | 俗子书满壁,澹然不生嗔陈与义 《登天清寺塔》出自宋代陈与义《登天清寺塔》:为眼不计脚,攀梯受微辛。 注释参考子书子书 (zǐshū) 古时图书四部分类法的子部书籍,如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韩非子》等书 work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other than those of Confucius澹然(1).恬淡貌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澹然閒静,因天命,持大体。” 宋 苏轼 《祭陈君式文》:“澹然无求,抱洁没身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,不妄用之,其心澹然,无所营求。” (2).安定貌;安静貌。《文选·扬雄<长杨赋>》:“使海内澹然,永忘边城之灾。” 李善 注:“澹,安也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三四:“天地皆得一,澹然四海清。” 康有为 《<人境庐诗草>序》:“ 吴双遣 澹然旁坐,如枯木垂钓。” 生嗔生气;发怒。 元 杨梓 《敬德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休论我性不容人,拳打了谗臣,恁般生嗔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五二回:“这壁厢 哪吒太子 生嗔, 火德星君 发狠。”《红楼梦》第ba1-1九回:“ 寳玉 欲将实言安慰,又恐 黛玉 生嗔,反添病症。” 郭沫若 《落叶·第三二信》:“我是时常看成自己一样,有时放肆一回,有时又执拗一下,有时无端地生嗔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