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,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 |
释义 | 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,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曹丕 《煌煌京洛行》出自魏晋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夭夭园桃,无子空长。 注释参考吴起吴起(?-前381) : 战国时期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卫国人。善用兵,曾为鲁、魏将军,屡立战功。后投楚国,任令尹,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,促进了楚国的富强。悼王死,被旧贵族杀害。著作有《吴子兵法》,传于世,与兵圣孙武并称“孙吴”。唐肃宗时,位列武成王庙内,成为武庙十哲之一。宋徽宗时,追封广宗伯,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智小谋大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。《晋书·庾亮传论》:“智小谋大,昧经邦之远图;才高识寡,闕安国之长算。”《周书·李弼传》:“ 宇文夏州 才略冠世,德义可宗。 侯英 陈公 智小谋大,岂能自保。” 成语解释指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。智小谋大出处《晋书·庾亮传论》:“智小谋大,昧经邦之远图;才高识寡,阙安国之长算。”《周书·李弼传》:“宇文夏州才略冠世,德义可宗。侯英陈公智小谋大,岂能自保。”使用例句《周书?李弼传》:“侯英陈公西河西河 (Xīhé) Western River 古地区名,春秋时指卫国的沿黄河地区(今河南浚县、滑县地区),在卫之西境 战国时魏国黄河以西之地,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段伏尸见“ 伏尸 ”。 亦作“ 伏尸 ”。1.谓sha1-1人致死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﹝ 触氏 、 蛮氏 ﹞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古之人君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 柳亚子 《<二十世纪大舞台>发刊词》:“炸丸匕首,购我自由,左手把民贼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数十,流血五步。” (2).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 晋 潘岳 《关中诗》:“好爵既靡,显戮亦从。不见 竇林 ,伏尸 汉 邦?” 王闿运 《武提督碑》:“勇者伏尸,怯者兇惧。” (3).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行军仆射醮宅词》:“其有伏尸故气,金土邪精,滞爽游魂,幽灵暗魄,各乘善力。” (4).伏在尸体上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太子闻之,驰往伏尸而哭,极哀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﹝ 质帝 ﹞语未絶而崩, 固 伏尸号哭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