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似戛玉敲金,送声潇洒。 |
释义 | 似戛玉敲金,送声潇洒。张半湖 《扫花游/扫地游》出自宋朝张半湖《扫花游/扫地游》柳丝曳绿,正豆雨初晴,水天朱夏。石榴绽也。看猩红万点,倚亭敧榭。锁闼深中,料想酒阑歌罢。日将下。是那处藕花,香胜沈麝。窗外风竹打。似戛玉敲金,送声潇洒。共观古画。唤石鼎烹茶,细商幽话。宝鸭烟消,天外新蟾低挂。凉无价。又丁东、数声檐马。 注释参考戛玉敲金犹戛玉敲冰。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。 宋 罗烨 《醉翁谈录·小说引子》:“试开戞玉敲金口,説与东西南北人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八大王》:“雅謔则飞花粲齿,高吟则戛玉敲金。”亦作“ 戛玉鏘金 ”。 成语解释戛:敲击。敲打玉器和金器。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也形容人气节凛然。戛玉敲金出处唐·白居易《听田顺儿歌》:“戛玉敲冰声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”使用例句雅谑则飞花粲齿,高吟则戛玉敲金。送声乐曲终而和以他词,谓之“送声”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二·欢闻歌》 郭茂倩 题解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《欢闻歌》者, 晋穆帝 升平 初,歌毕輒呼‘欢闻不?’以为送声,后因此为曲名。”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一》:“太常丞 吕才 上言:‘ 舜 弹五弦之琴,歌《南风》之诗,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。今以御《雪诗》为《白云歌》。古今奏正曲復有送声,君唱臣和之义,以羣臣所和诗十六韵为送声十六节。’”参阅 明 杨慎 《升庵诗话·乐曲名解》。 潇洒潇洒 (xiāosǎ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潇洒)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;light-hearted;be lifted above the sordid bustel of life 画法潇洒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;不矫揉造作的 negligent;un conventional 衣着潇洒文雅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