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色身岂吾宝,慧性非形碍 |
释义 | 色身岂吾宝,慧性非形碍刘禹锡 《谒柱山会禅师》出自唐代刘禹锡《谒柱山会禅师》:我本山东人,平生多感慨。 注释参考色身佛教语。即肉身。《楞严经》卷十:“由汝念虑,使汝色身。”《金刚经·离色离相分》:“如来説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。” 陈雄 注引《坛经》:“皮肉是色身。” 南朝 陈 徐陵 《长干寺众食碑》:“则菩萨应化,咸同色身,诸佛浄土,皆为揣食。” 唐 黄滔 《莆山灵岩寺碑铭》:“ 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,色身不坏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六:“小僧出家人,只这个色身,尚非我有,何况外物乎?” 慧性(1).佛教谓智慧之性。 唐 刘禹锡 《谒柱山会禅师》诗:“色身岂吾寳,慧性非形碍。” (2).聪明的气质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翡翠赋》:“歛慧性及驯心,騫頳翼与青羽。”慧性,一本作“惠性”。 清 唐孙华 《英孙》诗:“假令慧性应青晴,会见英声起弱冠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