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满怀献纳琅玕露,笔底璠璵金匮香 |
释义 | 满怀献纳琅玕露,笔底璠璵金匮香陈起 《寿礼部乔文昌》出自宋代陈起《寿礼部乔文昌》:璇杓西揭将指乾,商飙万里清无边。 注释参考满怀(1) [chest]∶指整个前胸部分 撞了个满怀 (2) [(of sheep,cattle,etc.)all with young]∶适龄的母畜全部怀孕 详细解释(1).犹满腔,心中充满。 晋 潘岳 《夏侯常侍诔》:“前思未弭,后感仍集,积悲满怀,逝矣安及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七回:“公子原觉他要説的那句话有些不好开口,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,满脸的吐气扬眉。” 艾青 《光的赞歌》诗:“但是有人害怕光,有人对光满怀仇恨,因为光所发出的针芒,刺痛了他们自私的眼睛。” (2).指充满前胸。 唐 薛逢 《zui1~1春1*1风》诗:“ 洛阳 风俗不禁街,骑马夜归香满怀。” 南唐 李煜 《咏扇》逸句:“揖让月在手,动摇风满怀。” 元 陈樵 《碧落洞》诗:“灝气翻衣露满怀,人言天上我惊猜。” (3).指整个前胸部分。 老舍 《茶馆》第二幕:“ 刘麻子 丢了魂似的跑来,和 李三 碰了个满怀。” 献纳献纳 (xiànnà) 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、采纳 make suggestions 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 contribute 献纳金银琅玕琅玕 (lánggān) 似玉的美石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;white carnetian 美人赠我金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——汉· 张衡《四愁诗》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,其实似珠;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 jade tree 服常树,其上有三头人,伺琅玕树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翠竹的美称 green bamboo 剖劈青琅玕,家家盖墙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诗笔底犹笔下。 唐 刘禹锡 《答乐天见忆》诗:“笔底心无毒,杯前胆不豩。” 柯灵 《香雪海·给人物以生命》:“懂得他们性格中最细微的部分时,人物才能在作家笔底活起来。” 璠璵1.美玉名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《逸论语》:“璠璵, 鲁 之寳玉也。 孔子 曰:美哉璠璵,远而望之,焕若也;近而视之,瑟若也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通嚭》:“远相投金帛礼仪,况纍纍数对璠璵,更纤纤一双花蕊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哀清史》:“悲夫!天子之将崩,便房题凑璠璵玉匣之属,宿成於考工,无所吝讳,虽讳亦不得不豫。” 2.泛指珠宝。 清 吴伟业 《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所画索歌》:“士女嬉游衣食足,丹青价重高璠璵。”参见“ 璵璠 ”。 3.比喻美德贤才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赠徐干》诗:“亮怀璠璵美,积久德愈宣。” 宋 苏轼 《答任师中家汉公》诗:“方当入奏事,清庙陈璠璵。” 清 秋瑾 《题潇湘馆集》诗之一:“四壁牙籤详亥豕,一门诗友尽璠璵。登龙喜遂瞻 韩 愿,何日重停问字车。” 金匮亦作“ 金柜 ”。亦作“ 金鐀 ”。1.铜制的柜。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。 汉 贾谊 《新书·胎教》:“胎教之道,书之玉版,藏之金柜,置之宗庙,以为后世戒。”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,皆有司之所览,刻於玉版,藏於金匱,歷之春秋,纪之后世,为帝者祖宗。” 晋 王隐 《晋书·瑞异记》:“ 甘卓 家金匱鸣,声似槌镜,清而悲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十二:“他年金鐀如搜采,来叩空山夜雨门。” 孙犁 《<秀露集>后记》:“金柜之藏,不必永存;流落村野,不必永失。” (2).引申谓传之久远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,定金匱之计;又不知推演圣德,述先帝之志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金匱,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。” (3).借指藏书。 章炳麟 《訄书·序种姓下》:“ 李善长 、 宋濂 、 王褘 竝起自蒿莱,不覩金匱,古学废秏,而姓氏失其律度,兹无謫焉。” (4).比喻博学。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上》:“先生以金匱之才,歷 石渠 之选。” (5).相士术语。谓富贵之相。 唐 马总 《意林·物理论》:“三亭九侯,定于一尺之面;愚智勇怯,形于一寸之目;天仓、金匱以别贫富贵贱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