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。学至于行之而止矣。 |
释义 | 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。学至于行之而止矣。荀子 《荀子·儒效》摘自《荀子·儒效》 解释: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,听到的不如见到的,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,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,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。 原文摘要: 注释参考不若不若 (bùruò) 即不如 not as good as;not equal to;not up to;had better;would rather 不若与人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曾不若孀妻弱子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至于至于 (zhìyú) 表示程度、范围 as for 至于他,是一定会来的 越长城之限,至于 泰安。(至:动词,抵达。)—— 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表示另提一件事 as to 至于我个人的意见,以后再提 连词。表示提出另一话题,用在下文开头,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as for;go so far as to 至于斟酌捐益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至于负者歌于途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至于怨诽之多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至于农夫小民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之而须毛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鳞之而。” 戴震 补注:“颊侧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鬚鬣属也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周官下》:“而,颊毛也;之,犹与也。作其鳞之而,谓起其鳞与颊毛也……然则之为语词,非实义所在矣。”与 戴 说不同。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、兽、龙等的须毛耆鬣。 宋 龚颐正 《芥隐笔记·荆公押而字》:“ 荆公 乃又作‘而’字二诗:‘采鲸抗波涛,风作鳞之而。’盖用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龙门阁》诗:“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。” 清 恽敬 《吴城万寿宫碑铭》:“之而为禽,鄂不为华,凿坚彫疏,旌旄委蛇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