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李杜常挨托,孙刘亦恃凭 |
释义 | 李杜常挨托,孙刘亦恃凭王仁裕 《和蜀后主题剑门》出自唐代王仁裕《和蜀后主题剑门》:孟阳曾有语,刊在白云棱。 注释参考李杜(1). 东汉 李固 、 杜乔 的并称。《后汉书·李杜传赞》:“ 李 杜 司职,朋心合力。致主 文 宣 ,抗情 伊 稷 。” (2). 东汉 李膺 、 杜密 的并称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杜密》:“党事既起,免归本郡,与 李膺 俱坐,而名行相次,故时人亦称 李 杜 焉。” (3). 东汉 李云 、 杜众 的并称。 宋 洪迈 《容斋四笔·四李社》:“ 弘农 五官掾 杜众 ,伤 云 以忠諫获罪,上书愿与 云 同日死。帝愈怒,下廷尉,皆死狱中。其后 襄楷 上言,亦称为 李 杜 。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六“李杜”》:“ 李云 、 杜众 以直通受诛,此又一 李 杜 矣。” (4). 东晋 杜预 与 北魏 李冲 的并称。《魏书·王肃传》:“詔曰:‘……故 杜预 之殁,窆於 首阳 ;司空 李冲 ,覆舟是託。顾瞻斯所,诚亦二代之 九原 也。故 扬州 刺史 肃 诚义结於二世,英惠符於 李 杜 ,平生本意,愿终 京陵 ,既有宿心,宜遂先志。’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六“李杜”》:“《魏书》 李冲 、 杜预 ,忠义相结,亦称 李 杜 。” (5).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。 唐 韩愈 《调张籍》诗:“ 李 杜 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上·杜甫》:“ 甫 旷放不自俭,好论天下事,高而不功。少与 李白 齐名,时号‘ 李 杜 ’”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古体下》:“ 李 杜 二公,诚为劲敌。 杜陵 沉鬱雄深, 太白 豪逸宕丽。” 清 费锡璜 《<友鸥堂集>序》:“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,置之 元 、 白 、 苏 、 陆 间,则并驱争先。” (6).初 唐 诗人 杜审言 与 李峤 ,晚 唐 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亦并称“李杜”。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唐下》:“ 杜审言 、 李嶠 结友前朝, 李商隐 、 杜牧 之齐名晚季,咸称 李 杜 。” (7). 宋 李韶 与 杜范 的并称。《宋史·李韶传》:“当是时, 杜范 亦在列,二人廉直,中外称为‘ 李 杜 ’。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六“李杜”》:“《宋史》 李韶 与 杜范 皆廉直,中外谓 李 杜 。” 孙刘(1). 三国 吴 主 孙权 和 蜀 主 刘备 的并称。《文选·皇甫谧<三都赋序>》:“ 孙 刘 二氏,割有 交 益 。” 刘良 注:“ 孙 刘 ,谓 孙权 、 刘备 也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》:“地拟 孙 刘 ,各安境界。”《周书·静帝纪论》:“ 静帝 越自幼冲,绍兹衰绪。内相挟 孙 刘 之诈,戚藩无 齐 代 之彊。” 元 萨都剌 《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》:“ 孙 刘 事业今何在,百年狠石生莓苔。” (2). 三国 魏 孙资 和 刘放 的并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刘放传》:“ 刘 放 文翰, 孙资 勤慎,并管喉舌,权闻当时,雅亮非体,是故讥諛之声,每过其实也。”《南史·顾觊之传》:“ 覬之 曰:‘ 辛毗 有云, 孙 刘 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。’” 金 元好问 《杨之美尚书挽章》诗:“千古 孙 刘 有餘责,一时 燕 许 更谁同。” (3). 晋 孙绰 和 刘惔 的并称。二人皆为当时名士。事见《晋书》本传。 唐 陆龟蒙 《幽居赋》:“清言不屈, 孙 刘 詎减於中军。” 恃凭依赖,凭借。 五代 王仁裕 《和蜀后主题剑门》:“ 李 杜 常挨託, 孙 刘 亦恃凭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