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方丈轩槛供毗尼,老僧喜气扬须眉 |
释义 | 方丈轩槛供毗尼,老僧喜气扬须眉董嗣杲 《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》出自宋代董嗣杲《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》:空云驾我登天池,江山秋渺无津涯。 注释参考方丈方丈 (fāngzhàng) 一丈见方 square zhang 室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平方丈 square zhang 方丈 (fāngzhàng)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,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,故名 abbot’s room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Buddhist abbot轩槛栏板。《汉书·史丹传》:“或置鼙鼓殿下,天子自临轩槛上,隤铜丸以擿鼓,声中严鼓之节。” 唐玄宗 《鹡鸰颂》诗序:“左清道率府长史 魏光乘 ,才雄白凤,辩壮碧鸡,以其宏达博识,召至轩槛,预观其事,以献其颂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里事·夕葵园孟氏》:“棃花数本,高出轩槛。” 毗尼佛教语。梵语vinaya的译音。又译作“毗奈耶”。意为律。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严浄毗尼,弘范三界。” 唐 颜真卿 《抚州戒坛记》:“学徒虽增,毗尼未立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>序》:“大师多毗尼著述,谓之‘律虎’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夫人内修》:“莲臺宝刹新构起,云冠严浄毗尼。” 老僧(1).年老的和尚。 唐 韩愈 《与孟简尚书书》:“ 潮州 时,有一老僧号 大颠 ,颇聪明,识道理。” 宋 陆游 《夏夜泛舟书所见》诗:“山房犹復畏炎蒸,长掩柴门媿老僧。” 清 郑燮 《题画兰二十一则》之七:“昔游 天目山 ,与老僧坐密室中,闻幽兰香,不知所出。” (2).老和尚自称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,愿投宅上为儿,以报盖棺之德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居士,你但放心,説兇得吉。你若果有山高水低,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” 喜气喜气 (xǐqì)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joy or jubilation 满脸喜气洋洋须眉须眉 (xūméi)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,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man 我堂堂须眉,诚不若彼裙钗。——曹雪芹《红楼梦》 胡须和眉毛 beard and eyebrows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