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借使苟有成,不知竟何要 |
释义 | 借使苟有成,不知竟何要王令 《答束徽之索诗》出自宋代王令《答束徽之索诗》:世味久已谙,多恶竟少好。 注释参考借使(1).假设连词。假如,倘若。 汉 贾谊 《过秦论下·事势》:“借使 秦王 计上世之事,并 殷 周 之迹以制御其政,后虽有淫骄之主,犹未有倾危之患也。” 晋 陆机 《<豪士赋>序》:“借使伊人颇览天道,知尽不可益,盈难久持,超然自引,高揖而退,则巍巍之盛,仰邈前贤,洋洋之风,俯冠来籍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论衙前札子》:“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,数年之后,十万者尽,则九万者必当之矣。” (2).假设连词。即使,纵然。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和三年》:“ 刘曜 虽东征,其子 胤 守 长安 ,未易轻也。借使小有所获,彼若释东方之图,还与我校;祸难之期,未可量也。” 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臣疎贱,在闕门之外,朝廷之事不能尽知;借使闻之道路,又不知其虚实也。”《元史·世祖纪六》:“借使 似道 实轻汝曹,特 似道 一人之过耳,且汝主何负焉。正如所言,则 似道 之轻汝也固宜。” 有成[there's the hope of success] 有成就;有成效 三年有成 详细解释(1).成功;有成效;有成就。《诗·小雅·黍苗》:“ 召伯 有成,王心则寧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 唐 韩愈 《魏博书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》:“ 田侯 稽首,臣愚不肖,迨兹有成,祖考之教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娘子侍 鶯 左右,但欲假你一言,申予肺腑。如万一有成,不忘厚德。” 清 恽敬 《与二小姐》:“次孙 滎孙 ,相貌英发,声音宏朗,或可有成。”如:双方意见已渐接近,谈判可望有成。 (2).有收获。谓丰收。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晋朝饗乐章》:“八表无事,三秋贺有成。”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