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众口喑喑血噤牙,独将忠謇敌奸邪 |
释义 | 众口喑喑血噤牙,独将忠謇敌奸邪石介 《阳城谏议》出自宋代石介《阳城谏议》:众口喑喑血噤牙,独将忠謇敌奸邪。 注释参考众口(1).众人的言论;舆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,众口所移,无翼而飞。”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上内重 堪 ,又患众口之寖润,无所取信。” 明 徐复祚 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,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。” (2).众人之口。 明 姚士粦 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,先年抚、道不扣粮餉,抚养军民。” 喑喑(1).不成语言的发声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十反》:“友人 张子平 、 吉仲考 等密共穿踰,夺取衣衾,穷夜独处,迫切至矣,然无声响,徒喑喑而已。” 吴树平 校释:“喑喑,状哑人之声。” (2).犹默默。 元 无名氏 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他那厢吃的醉醺醺,我这里嘴卢都喑喑的纳闷。” 元 乔吉 《折桂令·毗陵晚眺》曲:“窗影灯深,燐火青青,山鬼喑喑。” 忠謇亦作“ 忠蹇 ”。1.忠诚正直。 汉 蔡邕 《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》:“臣愚以为宜擢 文 右职,以劝忠謇。”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正失·彭城相袁元服》:“忠蹇匪躬,尽诚事国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王蕃传》:“常侍 王蕃 黄中通理,知天知物,处朝忠蹇,斯社稷之重镇,大 吴 之 龙逢 也。”《新唐书·魏徵传》:“帝曰:‘当今忠謇贵重无踰 徵 。’” (2).指忠诚正直的人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忠謇离退,姦凶得志,邪流溢而不可遏也,伪涂闢而不可杜也。” 奸邪奸邪 (jiānxié) 狡诈恶毒 crafty and evil;treason and evil 指这种人 crafty and evil people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