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燕颔虎头经赏识,定应接武向甘泉 |
释义 | 燕颔虎头经赏识,定应接武向甘泉刘子翚 《次韵明仲赠六四叔之作》出自宋代刘子翚《次韵明仲赠六1|1四叔之作》:平生一笑轻离别,林下相从各壮年。 注释参考燕颔虎头(1).形容相貌威武。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 超 问其状。相者曰:‘生燕頷虎头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。’”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作“燕頷虎颈”。 唐 陈子昂 《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》:“公河目海口,燕頷虎头,性英雄而志尚元默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二回:“总兵燕頷虎头,后来功名鼎盛,如何会死?” (2).借指武将、勇士。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十四:“ 唐 自 大中 已来,以兵为戏者久矣。廊庙之上,耻言韜略……一旦宇内尘惊,閭左飇起,遽以褒衣博带,令押燕頷虎头,适足以取笑耳。” 成语解释形容相貌威武。借指武将、勇士。燕颔虎头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:“轩轩云霞气色,凛凛霜雪威棱。熊腰虎背势嶙纈,燕颔虎头雄俊。”使用例句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4卷:“遽以褒义博带,令押赏识赏识 (shǎngshí) 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 esteem;think highly of;appreciate the worth of 这屠维岳也是已故老太爷赏识的人才。—— 茅盾《子夜》接武(1).步履相接。谓小步前进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。” 郑玄 注:“武,迹也。亦相接,谓每移足半躡之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将曙天,诸生接武 杏坛 前。” 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诗赋只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接,连也。武,迹也。” 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拥挤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览渊博者,旷代而时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。”《魏书·李谐传》:“异人相趋于絳闕,鸿生接武于儒馆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忤时》:“当今朝号得人,国称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芸阁之中,英奇接武。”《金史·崔立传》:“当时冒进之徒,争援 刘 齐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。” 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亲近;接近。 唐 权德舆 《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锺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》诗:“外庭时接武,广陌更连鑣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与吕晦叔简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,未尝得伸悃愊,虽日夕接武,犹隔阔千里也。” 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继承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古来辞人,异代接武,莫不参伍以相变,因革以为功。”《新唐书·上官仪传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龙,簉羽鵷鷺,岂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马宗霍 《书林藻鉴》:“ 唐 代书家之盛,不减于 晋 ,因由接武六朝,家传世习,自易为工。” 甘泉甘泉 (gānquán) sweet spring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,同雨点一样,化做甘泉 孔子曰:“为人下者乎?其犹土也?深抇( hú)掘 之而得甘泉焉。——《荀子·尧问》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,名闻者以十数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