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与国作耆龟,应物公权度 |
释义 | 与国作耆龟,应物公权度五迈 《常惺惺室》出自宋代五迈《常惺惺室》:性命一同源,万善天所赋。 注释参考与国盟国;友邦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与国不恃其亲,而敌国不畏其彊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梁 曰:‘ 田假 为与国之王,穷来从我,不忍杀之。’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相与交善为与国,党与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魏元帝景元四年》:“ 汉 主使羣臣会议,或以 蜀 之与 吴 ,本为与国,宜可奔 吴 。” 邹韬奋 《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》:“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,把任何国家都看作‘与国’,结果是得不到一个‘与国’!” 耆龟老龟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摭紫贝,搏耆龟。” 薛综 注:“耆,老也。龟之老者,神。” 应物(1).顺应事物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邀於此者,四枝彊,思虑恂达,耳目聪明,其用心不劳,其应物无方。” 锺泰 发微:“‘应物无方’,言不执滞也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,立俗施事,无所不宜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道无常名说》:“无常以应物为功,有常以执道为本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,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,根根能变,应物随心。” (2).犹言待人接物。《晋书·外戚传·王濛》:“虚己应物,恕而后行。”《隋书·循吏传·刘旷》:“ 刘旷 ,不知何许人也。性谨厚,每以诚恕应物。” 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挑动春心》:“你看他清标应物,如春月之濯柳;英气逼人,似野鹤之出羣。” 清 姚鼐 《扬雄<太玄>目录序》:“虽庸愚不肖,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,皆合乎圣人之道也。” 权度(1).权与度。测定物体轻重、长短的器具。《周礼·地官·掌葛》:“掌葛掌以时徵絺綌之材于山农……以权度受之。” 贾公彦 疏:“使知斤两长短故也。” (2).标准,法则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权度不一,则循义者惑。” 宋 朱熹 《用前韵答方直甫》诗:“小儒谈大方、任意略权度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公孙无人》:“呜呼,人之於事也,能辨识其何者为主,何者为客而不失其权度,则亦庻几乎寡悔矣夫。” 权衡度量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自明》:“因师而得者,不过绳墨其身,权度其心,为君子人而止。” 胡适 《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》:“致其心之明,自然权度事情,无几微差失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