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韫匵而藏机不密,窃钩虽小法当诛 |
释义 | 韫匵而藏机不密,窃钩虽小法当诛刘克庄 《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》出自宋代刘克庄《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》:几年共学久相于,中道如遗忽弃予。 注释参考韫匵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。 明 唐顺之 《与白伯伦主事书》:“若以自珍,则秖为韞匵而藏;若以相奉,则可谓不失旧物。”亦作“ 韞櫝而藏 ”。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与珠觅珠》:“叹明珠当时悬项,又不是韞櫝而藏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八回:“ 晋 楚 相持,吾王正在用人之际,两位将军,有些神箭,当奏闻吾王,美玉不可韞櫝而藏。”参见“ 韞匵 ”。 窃钩偷腰带钩。谓小偷小摸。 明 储国桢 《杂咏》:“羣盗窃钩终问鼎,元戎筹国并齎粮。” 续范亭 《感言》:“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,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,当得何罪?”参见“ 窃鉤者诛,窃国者侯 ”。 法当理应,应当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“ 融 幼有异才” 李贤 注引《融家传》:“我小儿,法当取小者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王浪仙》:“今夕二鼓后,法当有妇人告急者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