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金石相宣,冠醮相错 |
释义 | 金石相宣,冠醮相错佚名 《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》出自宋代佚名《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》:冠醮之平,匪酬匪酌。 注释参考金石金石 (jīnshí) 金属和石头,比喻坚固的东西 metal and stone 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相宣互相映衬而显现。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陆厥》:“兴玄黄於律吕,比五色之相宣。” 唐 元稹 《郊天日五色祥云赋》:“五方腾其粹气,故云五色以相宣。” 冠醮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。行冠礼时,首加冠,再加皮弁,再加爵弁。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,谓之“冠醮”;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(甜酒),谓之“冠醴”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於斯乎,有冠醮,无冠醴。” 郑玄 注:“酒为醮。冠礼,醴重而醮轻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醮之所以异於醴者,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,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,凡三醮也。” 相错(1).交错。《易·说卦》:“八卦相错,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,是故易逆数也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秦 韩 之地形,相错如绣。” 唐 刘元济 《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阳有作》诗:“ 九江 杳无际,七泽纷相错。” 明 袁宗道 《发遂平》诗:“一片云山不可辨,相错还成綺縠纹。” (2).交替;更迭。 银雀山 秦 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五名五恭》:“故五恭、五暴,必使相错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