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小儿队队逐归驺,拍手呼舞趁箫鼓 |
释义 | 小儿队队逐归驺,拍手呼舞趁箫鼓赵汝鐩 《续蒲涧行》出自宋代赵汝鐩《续蒲涧行》:戊戍正月二十五,摇辔东风蒲涧去。 注释参考小儿小儿 (xiǎo’ér) 小孩子;小儿子 children 两小儿辩斗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两小儿笑曰。 最喜小儿无赖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 谦称自己的儿子 my son拍手[clap one's hands] 双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们边跳舞边拍手 详细解释两手相拍。多用以表示欢迎、感谢或赞成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四引 汉 杨孚 《异物志》:“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,毛皆有班文采。捕得畜之,拍手则舞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十五:“拍手摧花舞,搘颐听鸟歌。” 宋 苏轼 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儿童拍手笑何事,笑人空腹谈经义。” 元 陆蕙奴 《舟中漫成》诗:“弹后月明人拍手,不知元是断肠声。” 巴金 《死去的太阳》:“穿着短衫的工人们在学校里出现的时候,人行道上的学生便一齐拍手高呼‘工人万岁!’” 呼舞欢呼起舞。极言欢乐。 唐 韩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 蔡 之卒夫,投甲呼舞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灵祇怀柔,黎庶呼舞。” 箫鼓箫与鼓。泛指乐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别赋》:“琴羽张兮簫鼓陈, 燕 赵 歌兮伤美人。” 宋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桂林集句》词:“家种黄柑丹荔,户拾明珠翠羽,簫鼓夜沉沉。” 明 王玉峰 《焚香记·赴任》:“楼船簫鼓交龙旆,想赴京时半肩行李,从今一洗当年耻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端午龙舟》:“ 乾隆 初,上於端午日,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,皆画船簫鼓,飞龙鷁首,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。”亦指军乐。 唐 李白 《发白马》诗:“将军发白马,旌节渡 黄河 。簫鼓聒山岳,沧溟涌涛波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