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,声名大半文章伯 |
释义 |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,声名大半文章伯强至 《谢三门提举辇运宋叔达郎中寄古碑杂言》出自宋代强至《谢三门提举辇运宋叔达郎中寄古碑杂言》:长安古名都,汉唐以来帝王宅。 注释参考当时当时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时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当时的形式 指过去发生某事的时候 now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人民当时给他重大荣誉 当时 (dàngshí) 就在那个时刻;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大带(1).古代贵族礼服用带,有革带、大带之分。革带以系佩韨,大带加于革带之上,用素或练制成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大夫大带四寸。” 郑玄 注:“大夫以上以素,皆广四寸;士以练,广二寸。”《诗·曹风·鳲鸠》“其带伊丝” 汉 郑玄 笺:“‘其带伊丝’,谓大带也。大带用素丝,有杂色饰焉。” (2).指玉带。 接迹亦作“接蹟”。足迹前后相接。形容人多。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徵》:“铜乳之臭,并肩而立,接跡而趋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》:“声望既隆,求教者接跡而至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微子之命》:“后之经生不知此义,而抱器之臣、倒戈之士接迹于天下矣。”亦谓相继。 唐 韩愈 《伯夷颂》:“微二子,乱臣贼子接跡于后世矣。” 明 刘基 《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》:“惟冀其服膺乎不愧不怍之训,以接跡於古昔圣贤而后已也。”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觉世训》:“歷 汉 文 、 武 、 宣 、 明 、 桓 、 梁武 、 唐宪 ,接跡效尤於后,至 宋徽 又更改皇上帝尊号。” 见“ 接跡 ”。 公卿(1).三公九卿的简称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。”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及 竇宪 为大将军征 匈奴 ,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。” 刘师培 《悲佃篇》:“试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,自公卿至胥徒,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。” (2).泛指高官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昭帝纪》:“ 始元 元年,春二月。黄鵠下 建章宫 太液池中,公卿上寿。” 唐 元稹 《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:“公卿委累,贤彦駢繁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君子斋记》:“为君子矣,虽不为公卿,无害也;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,其如公卿何。” 严复 《和荆公<贾生>》诗:“赋鹏深情人不解,祇言未得作公卿。” (3).指丈夫。《敦煌曲子词·凤归云》:“待公卿迴故日,容颜憔悴,彼此何如。” 蒋礼鸿 曰:“‘公卿’指丈夫,这和阿曹婆词称丈夫为‘君王’相同。俗文学里的所谓‘官人’,实际和公卿的意义也相同。”见《敦煌变文字义通释》。 声名声名 (shēngmíng) 名声;名誉 publicity;reputation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。——《小二黑结婚》大半大半 (dàbàn) 超过一半的部分 the larger half;for the greater part;more than half 大半 (dàbàn) 很可能 mostly;very likely;probably 他大半不来了 ,大概文章伯对文章大家的尊称。 唐 杜甫 《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》:“同心不减骨肉亲,每语见许文章伯。” 宋 曾巩 《寄致仕欧阳少师》诗:“四海文章伯,三朝社稷臣。” 元 薛昂元 《殿前欢·冬》曲:“十年前一秀才,黄齏菜,打熬到文章伯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玄武湖歌和龙松岑》:“承平公子文章伯,酒龙诗虎争崔嵬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