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不论辨,不忧弹射相摧伤 |
释义 | 不论辨,不忧弹射相摧伤戴表元 《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》出自宋代戴表元《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》:我作坐隐辞,客来问我坐隐方。 注释参考论辨(1).谓考定才能品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凡官民材,必先论之,论辨,然后使之。” 郑玄 注:“论,谓考其德行道艺;辨,谓考问得其定也。” (2).议论辩驳。辨,通“ 辩 ”。《后汉书·荀悦传》:“辞约事详,论辨多美。”《元史·巎巎传》:“其遇事英发,掀髯论辨,法家拂士不能过之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附录《追论及补遗》九:“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,他的论辨自然并未能成为定论。” (3).文体的一种。今称论说文。辨,通“ 辩 ”。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体别》:“论辨理绎,能在释结,失在流宕。” 清 姚鼐 《古文辞类纂·序目》:“论辨类者,盖原於古之诸子,各以所学著书詔后世。” 弹射弹射 (tánshè) 利用弹力、压力等射出或从斜轨、发射器或其他装置放出或弹出 shoot off;eject;launch 指责;抨击 censure摧伤(1).损伤;挫伤。 汉 蔡邕 《伤故栗赋》:“适祸贼之灾人,嗟夭折以摧伤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》:“不为摧伤改性灵,静中犹见好仪形。” 清 方苞 《书<儒林传>后》:“ 汉 兴七十餘年,自天子公卿皆不悦儒术,而诸老师尚守遗经,其并出於 武帝 之世者,皆 秦 汉 间摧伤摈弃而不肯自贬其所学者也。” 胡汉民 《民报之六大主义》:“今之僉人动言我民族歷史无有民权之习惯,以是而摧伤爱国志士之气。” (2).谓伤痛之极。 晋 潘岳 《寡妇赋》:“思缠緜以瞀乱兮,心摧伤以愴惻。”《隶释·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》:“民失慈父,四海之内,莫匪摧伤。” 朱祖谋 《<半塘定稿>序》:“此予所由摧伤感欷而不能自已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