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胡为砰訇震天鼓,四日四夜声不绝 |
释义 | 胡为砰訇震天鼓,四日四夜声不绝高斯得 《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》出自宋代高斯得《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》:咸淳七年正二月,天灾人异何稠叠。 注释参考胡为何为,为什么。《诗·邶风·式微》:“微君之故,胡为乎中露?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古之人,胡为而死其亲乎?”《汉书·黥布传》:“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?” 颜师古 注:“胡,何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蜀道难》诗:“嗟尔远道之人,胡为乎来哉!” 宋 苏轼 《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》诗:“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” 明 高启 《赠金华隐者》诗:“嗟我胡为在尘网,远望高峰若天壤。” 何其芳 《画梦录·扇上的烟云》:“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?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。” 胡作非为;任意乱来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,他在下位之时,也着实有名有誉的,后来大权到手,任性胡为,做错了事,惹得万口唾駡,饮恨而终。” 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二折:“由他閒戏,任你胡为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 寳釵 听着这话,好不自在,便説道:‘我原不该给他行礼,但只老太太去世,咱们都有未了之事,不敢胡为。’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郑振铎》:“盖 中国 艺术家,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,一怪,即便于胡为,于是畸形怪相,遂弥漫于画苑。” 砰訇(1).象声词。鸟振翅奋飞声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奋隼归鳬,沸卉砰訇。” 吕延济 注:“砰訇,鸟奋迅声。” (2).象声词。迅雷声。 晋 顾恺之 《雷电赋》:“夫其声无定响,光不恒照,砰訇轮转,倏闪罗曜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雷公砰訇震天鼓,帝旁投壶玉女多。” 闻一多 《李白之死》诗:“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。” (3).象声词。大水声。 南朝 陈 沉炯 《归魂赋》:“其水则砰訇瀄汩,或宽或疾,击万瀨而相奔。” (4).象声词。狂风暴雨声。 清 方文 《大孤馆阻雪》诗:“行甫及 孤山 ,狂颷復砰訇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喜雨》诗:“初响极輣轧,末势犹砰訇。” (5).象声词。金鼓声。 清 李瀅 《望罗浮歌》:“其间琪花瑶草蔽崖谷,砰訇鉦鼓鸣层巔。” (6).象声词。车马声。 清 唐孙华 《有客》诗:“浩浩帝城中,车马日砰訇。” (7).象声词。用力敲门声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“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,砰訇砰訇的打得很重。” 天鼓(1).天神所击之鼓。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天鼓,有音如雷非雷,音在地而下及地。”《云仙杂记》卷九引 晋 葛洪 《抱朴子》:“雷曰天鼓,雷神曰雷公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我欲攀龙见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。” 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·天鼓鸣》:“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,天鼓震西北,俗云乾雷响。” 杜鹏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第二节:“雷声隆隆,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!” (2).道家的一种法术。中央牙齿上下相叩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广知》:“夫学道之人,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。左相叩为天鐘,卒遇凶恶不祥叩之。右相叩为天磬,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。中央上下相叩,名天鼓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三一:“叩齿之法……中央上下相对相叩,名曰鸣天鼓。” (3).星名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河鼓三星,旗九星,在牵牛北,天鼓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