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待借留、几曾留得,来鸿空怨秋老 |
释义 | 待借留、几曾留得,来鸿空怨秋老刘辰翁 《谒金门(李府尹美在)》出自宋代刘辰翁《谒金门(李府尹美在)》:待借留、几曾留得,来鸿空怨秋老。 注释参考借留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、深得民心的官吏。 唐 白居易 《乔弁可巴州刺史制》:“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,俾临 巴郡 。一心为理,三年有成;州人借留,廉使置奏。”《宋史·何承矩传》:“﹝ 咸平 ﹞三年,召还,拜引进使。州民百餘诣闕贡马,乞借留 承矩 。” 明 陆容 《菽园杂记》卷一:“﹝ 陈鎰 ﹞尝以议事还朝、民讹传得代,遮道借留者数千人。”参见“ 借寇 ”。 几曾几曾 (jǐcéng) 何曾;何尝 when 在他重病期间,我几曾安睡过一夜怨秋悲秋。 唐 李端 《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》诗:“露下晚蝉愁,诗人旧怨秋。” 唐 司空图 《秋景》诗:“景物皆难驻,伤春復怨秋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